菏泽鄄城:打造“黄河之畔·美德画鄄”文明实践展示带

今年以来,菏泽市鄄城县在大力推进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以沿黄镇村为主,整合辖区文明实践阵地、红色资源、非遗资源、研学资源、文旅资源等,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着力打造了以“倡树美德健康、品读黄河文化、传承手造非遗、厚植爱国情怀、享受休闲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黄河之畔·美德画鄄”文明实践展示带。

图片


展示带途经董口、旧城、李进士堂、左营4个沿黄镇,下辖7个村居,7个沿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3处手造非遗研学点和1处劳动实践基地。连日来,展示带上广泛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片


电商基地赋能乡村振兴

“这是我们董口镇食品厂生产的一款酱油,零添加,口感好,吃过就忘不了······”这是鄄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董口镇黄河新村站直播电商基地开展的“河畔助农·美德有约”直播课堂,主播的妙语连珠让直播变得更加有趣和娱乐。直播室的货架上摆放着膑乡鲁锦、晨雨红糖及董口镇军屯村、前元村清真食品等多种鄄城当地的特色产品。

图片


近年来,电商平台逐渐成为农特产品销售的新渠道,电商助农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和销售模式,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董口镇抢抓农村电商有利时机,依托黄河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力打造电商直播基地。镇政府牵线辖区内多家企业与电商基地促成合作,形成了“电商创作者+传统企业”的模式,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董口镇电商企业带货月营业额度已突破40万元,为当地优质农特产品插上了“云”翅膀。


图片


积分超市让文明更有价值

“我有50积分,给孩子换一盒彩笔,剩下攒起来,等多了我想换个垃圾桶。”在董口镇黄河新村积分超市里,志愿者高春莲拿着刚换到的一盒彩笔高兴地说。

图片


在积分超市里,记者看到,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纸巾、肥皂、牙膏、洗衣液等各类日常生活用品。与普通超市不同的是,这里标注的不是价格,而是兑换该物品所需要的积分。根据手中的积分卡,志愿者们都兑换到了满意的物品。“我们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打扫卫生、参加集体活动,不仅能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而且还能兑换商品,我们以后一定会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徐素丽说。黄河新村积分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积分超市主要通过调动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移风易俗等方面赚取积分,根据分值可换取不同的物品。


图片


“小积分”兑出“大文明”,自黄河新村积分超市运营以来,村容村貌得到了质的提升,条条村道平坦整齐,家家户户宽敞明亮,屋前屋后干净整洁,乡风文明,邻里之间也更和睦了。

品读分享生活如此美好

为推动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建设、追求美好的生活,倡导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近日,左营镇、董口镇相继开展美德信用宣讲——《如此生活》读书分享会。

图片


在董口镇军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里,山东省见义勇为模范周伟鹏向群众介绍了《如此生活》的内容和意义,倡导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在周伟鹏的带领下,群众一起阅读《如此生活》片段,学习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多重意义和实践要求。分享尊老爱幼的小故事、介绍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畅谈了对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和弘扬向上向善文化的认识,倡导人人争做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者。


图片


“《如此生活》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书中的智慧触动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激发了我们在实践中追求美德的动力,今后,我们将会把书中的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更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的种种挑战。”在左营镇开展的《如此生活》读书分享会上,宣讲人王晨阳说。通过《如此生活》读书分享会的开展,让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入脑入心,引导群众将健康生活方式转化为日常自觉行动,当好健康生活的践行者、美德生活的传承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让讲文明、树新风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传承非遗之美弘扬传统文化

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亲手体验非遗制作技艺,旧城镇、左营镇、李进士堂镇在展示带上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薪火相传——走进国家非遗商羊舞、“快乐暑假共享非遗嗨一夏”研学体验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魅力”主题暑期文明实践活动、“羊毛编制”非遗技艺体验等活动。


图片


在左营镇,木板年画第四代传承人李章霞详细介绍了木板年画的技艺传承、历史由来、工艺制作流程等,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了木板年画的艺术,亲手体验了雕刻、拓印。李章霞首先自己做了示范。只见他在年画刻板上涂上专用油墨,然后放上薄薄的红纸,再用粽刷轻轻地、小心翼翼顺着同一个方向刷了几遍。在他的一番操作下,一幅幅“福到了”“福禄寿”“门神”等作品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孩子们个个神情专注,跃跃欲试,经过李章霞耐心地手把手指导,他们也都拓印出了满意的作品。


图片


 时代变迁、岁月更迭,从水患到安澜,通过参观左营站丁阳寺新村乡村记忆馆,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岁月辗转中滩区群众生活的变化,还进一步了解了民俗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自强。


图片

图片


“这个地毯是编制的一个龙的图案,通过手工编制而成,每一件作品最少也需要编制一个月,同学们,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件作品就需要四五个工人编制一年多的时间,而且我们地毯的染色,全部都是用的栀子、核桃皮等天然的植物染色染出的......”在旧城镇举办“羊毛编制”非遗技艺体验活动上,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效强向孩子们介绍自己设计的手工羊毛地毯作品。


图片

 

杨效强从事手工地毯设计、编制30多年,设计的作品获得国内外多项荣誉,手工羊毛地毯优美的图案带给孩子们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伴随着铿锵的鼓点,李进士堂镇的孩子们“零距离”感受到了国家非遗商羊舞的魅力,在欢快的氛围中,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和表演者进行了亲切的互动,表演者认真讲解示范、手把手指导孩子动作,在精心指导下,孩子们热情高涨,踊跃参学,舞蹈水平有了显著进步,体验到了舞蹈艺术的形体美与内在美,同时,加深了对传统舞蹈的认识。


图片

图片

 

葫芦烙画传人陈德怀来到李进士堂镇田楼新村,为孩子们展示葫芦烙画技艺,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非遗文化体验,丰富了暑假生活。


图片

图片


一个葫芦,一支烙笔,在陈德怀的演示下,一个普通的葫芦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件艺术品,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惊叹声。


图片


“黄河之畔·美德画鄄”文明实践展示带通过聚焦人本化、特色化、优势化资源,截至目前已开展“黄河文化主题教育”“守护母亲河”“黄河大集—文化进万家”“非遗研学”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1.7余万场次,惠及群众超15万人次,志愿精神筑起了全县新时代文明新高地,以提振群众精气神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为群众生活“带”出精彩。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