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全力推进“五聚”文明实践资源融合

武城县围绕深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力推进“五聚”文明实践资源融合,积极探索打造新路径,整合多方资源,聚焦群众需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成聚观影、聚读书、聚演出、聚宣讲、聚人气的“五聚”之地,推进建设顺民心、润民心、乐民心、强民心、暖民心的文化服务综合共同体。

聚演出,文化惠民乐民心

“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一首《我的祖国》嘹亮的响彻在广场上。近日,武城县2022年新时代文明实践群众合唱展演活动在升平广场举行。歌舞、曲艺等节目轮番上演,讴歌时代巨变,赞美中国成就,为基层群众带去了一场场专业、精彩的表演,让现场观众目不暇接、直呼过瘾。

此次活动是武城县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演出的其中一场。今年以来,武城组织启动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创新开展“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演出活动,把演出舞台送到群众家门口,把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心坎上。

围绕文艺志愿服务,武城县探索建立邻里艺术团,推进邻里艺术团“群众演、群众看”惠民演出,传统经典戏剧、歌曲、舞蹈、曲艺等老百姓自编自演的节目,受到百姓的称赞欢迎,真正做到了文化乐民、文化惠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场、家庭站,把现有镇村文化场所作为邻里艺术团活动和排练阵地,配备整套演出设备,推动建设基层群众文体实现“三有”,即有固定场所、有稳定队伍、定期有活动。目前,全县已组建600余人的“邻里艺术团”志愿服务专业队伍,每年开展各类文艺培训、演出活动300余场。

聚宣讲,传播思想强民心

9月9日上午,在武城县四女寺镇吕庄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一场《有健康才有快乐》的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宣讲活动正在进行中,宣讲员围绕移风易俗、乡村文明、健康生活等群众关心关注的切身问题进行讲述,期间还穿插文艺活动,深受群众喜欢。

“宣讲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群众欢迎,主要在于我们建立了‘宣讲超市’,实现了宣讲内容像超市商品一样可以挑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郑宁介绍,我们将宣讲内容分类“上架”,由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单位、企业自行“点单”,开展“分众式”“菜单式”宣讲,在宣讲过程中采用“理论+文艺”的模式,让广大群众在寓教于乐中了解党的创新理论、惠农政策和文明健康知识,推动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在乡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等各领域落地落实。

围绕宣传队伍建设,今年以来,武城县积极挖掘和利用本地资源,结合群众需求,打造“草根”宣讲队伍,组建集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劳模、青年为一体的“8+1+1+1+N”千人宣讲志愿服务队伍,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习语贝言”品牌。以身边人叙述百姓事,以故事小切口阐释时代大道理,把普通话变为家乡话,真正使理论“活”起来。目前,已开展“新时代·中国梦·新征程”、全环境立德树人、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等系列宣讲活动1200余场,受众5万余人。

聚观影,点单服务顺民心

“咱用上学习强国,里边能看电影、看电视,孩子也能在里边学知识,有什么新闻也可以随时看,最重要的是全都免费。”9月15日晚上7点半,武城镇李邦彦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左国泉在广场教村民使用学习强国。“今天晚上有公益电影放映,正好大家吃了晚饭都聚在这里,我就给大家推荐推荐学习强国。”左国泉说,针对不会下载的群众,他都是手把手的教。

借助公益电影播放的时机,武城县积极探索“公益电影+”新路径,围绕“公益电影+农家书屋”“公益电影+微讲堂”“公益电影+微舞台”“公益电影+志愿服务”等模式,充分发挥公益电影“一人多用、一地多能、一次多效”的宣传新阵地。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有效利用空余时间,现场化身“微课堂”,志愿者们为群众讲解科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知识、移风易俗、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学习强国APP、党史学习教育等,倡导大家参与积极志愿服务,养成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今年以来,武城县盘活基层文化资源,创新服务形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建立固定电影放映点。以群众点单方式改进公益电影放映模式,变“送电影”为“选电影”,升级电影放映专业设备,对放映服务进行优化升级,提升群众观影热情,提高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在片源上精选一批反映爱家爱党爱国、讴歌时代主题、倡导移风易俗等优秀国产影片进行放映,成为丰富群众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一餐”。目前已放映电影983余场次,受众5万余人次。

聚读书,阅读驿站润民心

最近一段时间,武城县新华书店人流不断。原来是武城县图书馆联合山东省新华集团有限公司武城分公司举办“你选书,我买单”读者荐购活动,读者到新华书店挑选合适的图书,县图书馆“买单”,读者阅读后再归还新华书店,借阅图书作为县图书馆新增图书供市民继续借阅。

“这活动真是太好了。现在孩子上三年级,需要购买课外阅读书目,现在直接使用县图书馆借阅卡,就能把书带回家,而且是刚刚到货的新书,不用花一分钱。”市民杜娜说。

“你选书,我买单”活动是武城县推出的文明实践惠民项目,通过群众选书、政府买单的模式,解决了“图书馆图书结构老旧吸引力低、书店有心意的图书馆却无法借阅”的难题。同时,县图书馆还组织开展“吾阅”志愿服务队开展亲子故事、传统文化讲座、手工制作、主题阅读分享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带动读书氛围。今年以来,开展阅读文化活动40余场,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借阅图书10000余册。

近年来,武城县引入社会力量创新打造10处“城市书房”“阅读驿站”“农家书屋”,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农家书屋为阵地,加强图书资源配备,甄选群众需要的书籍,打造“家门口的图书室”“移动式书房”。组织开展“乡村阅读季”“爱阅100天”“全民读书日”等“书香武城”读书阅读活动,引导群众文明阅读、热爱阅读、享受阅读,从阅读向“悦”读转变。

聚人气,志愿服务暖民心

在武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亮眼的红色马甲,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行走在各个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出现总会让人倍感温暖、提振信心,他们就是武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

近年来,武城县将志愿服务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活动方式,建立文明实践“全县一张网”的管理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农家书屋”、理论宣讲室、文明实践家庭站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采取“菜单化”服务,动员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同时也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送到百姓身边,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截至目前,武城县已成立文化文艺服务、心理疏导等县级专业志愿服务队20支,组建镇村级志愿服务队390支、各部门单位志愿服务队316支、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46支,共计45000余人,实现了2年间全县志愿者激增4倍以上,如今在武城“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