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深化“五为”志愿服务活动 擦亮“和美高新”幸福底色

  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擦亮“和美高新”幸福底色,聊城市高新区以深化“五为”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的作用,在服务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中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培育“老年学堂”志愿服务品牌,深化“为老”服务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高新区着眼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空巢老人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办老年学堂,广泛开展生活照料、精神陪伴、文体健康、智慧助老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建设怡康家园,定期为老人提供剪发、食堂、生日餐、寿宴等公益服务,全面围绕老人服务,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培育“手拉手”志愿服务品牌,深化“为小”服务

  以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宣讲、生活救助、心理健康、社会实践、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课堂、助学支教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


  三、培育“暖阳行动”志愿服务品牌,深化“为困难群体”服务

  针对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从满足群众的物质需求出发,建设“爱心小屋”,通过爱心募捐等形式,为群众提供衣服、鞋子、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同时创新性开展“文明积分兑换”活动,根据困难群众在环境卫生、志愿善行、文明典型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实地检查和积分量化管理,促使群众转变生活习惯,改善精神风貌,用点滴善意温暖困难群体。


  四、培育“医疗健康”志愿服务品牌,深化“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服务

  高新区建立医疗健康志愿服务队伍,对辖区5家专业医院和卫生院进行资源整合,针对失独家庭、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重点群体,聚焦疫情隔离期间的群众心理疏导工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培训、线上心理咨询、义务会诊等方面志愿服务,帮助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树立健康阳光的心态。


  五、培育“红色挎包”志愿服务品牌,深化“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

  以特色理论宣讲品牌“红色挎包队”为抓手,举办红色挎包党史故事比赛、“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等主题宣讲比赛,以“一年一村一场戏”为载体,依托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百场巡回宣讲,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