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兖州:“网格+志愿服务”让社会治理有声有色

“王姨,最近电信诈骗无孔不入,接到陌生人电话要卡号、要转账汇钱的千万不要相信,遇到这种情况第一时间与我们网格员联系,防止上当受骗造成钱财损失。”8月11日早上8点,济宁市兖州区鼓楼街道韦园社区网格员李红燕,对所包保网格的十多户居家养老老人挨个敲门提醒。

“近年来,我们把文明实践嵌入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广‘网格+志愿服务’,这让“三人三扶三到位”重点工作见人见事建项目,推动基层治理更加生动活泼、提质增效。”兖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建表示。

据了解,兖州区在推行“网格+志愿服务”社会治理模式中,把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心理疏导和情感陪护、为社会公共需要即“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重点,使“网格吹哨志愿者报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社会基层治理更精准、更高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强烈。

整合社会资源,把志愿服务“融”入网格。将全区划分为834个网格,346名文明实践“专管员”、522名“热心人”、1395名文明实践家庭站站长,全部下沉网格参与社会治理,支起社会治理“一张网”。

图片

创新机制体制,网格化志愿服务“活”起来。兖州区着力打造“3+N”模式,即每个网格必须有理论宣讲、社会治理、“五为”3支志愿服务队和美德诚信+、文化活动、移风易俗等N支志愿服务队,成为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

品牌化示范带动,推动网格化志愿服务更加优质高效。该区以实施“三人三扶三到位”全区重点工程为抓手,推动“网格+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带起“全城志愿”。截至目前,在“志愿山东”注册志愿者已达11.4万人,队伍3635支,开展活动4.2万余场次,受益群众27万人。

图片

用好带头人、明白人、热心人,即“三人”队伍,在网格内收集群众需求信息,建立家庭、个人信息台账,并细化到项目、责任到人头,紧贴群众需求,提供专业化、特色化、分众化志愿服务,社会治理更加精准、更加高效。

将网格化的扶老扶小扶困即“三扶”志愿服务项目化。以网格内文明实践站“幸福食堂”“雏鹰课堂”“新风堂”为依托,834名专兼职网格员、4680名常态化骨干志愿者为群众提供宣传宣讲、文体活动、亲子阅读、戏曲表演、电影、商超、快递、义剪、义诊、电信网络等十多项志愿服务。

图片

将民生政策落实到位、邻里互帮互助到位、困难问题解决到位即“三到位”。突出“为老”服务立足“孝”、 “为小”服务立足“爱”、“为困难群体”服务立足“帮”、 “为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服务立足“真”、“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立足“准”。通过“三人三扶三到位”辐射带动,孵化出了 “爱心来敲门”“幸福到我家”“窗帘之约”等29个省、市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深受群众欢迎,打造了网格+志愿服务的“兖州样板”,成为兖州社会治理的最美风景。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