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暑假,村里来了三支“服务队”

  “走啊,赶紧看看去,村里来了一帮‘小青年’给咱拍电影呢。哈哈哈……”位于黄河岸边的高青县木李镇河晏村,左邻右舍,欢乐蔓延了弄堂、胡同。



  原来,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派驻木李镇河晏村的“第一书记”柏战,组织了该校3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河晏村,开展纪录片拍摄、墙体绘画、爱心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


  “大娘,这就很好,像是平时逛大街、拉家常,您尽管说,我们拍着呢。”“青春映像”社会实践团队的柏老师一边指导一边拍摄。


  行走的镜头,真实的记录。


  大学生们用新颖的短视频,记录了新时代村庄的发展变化和村民的喜悦与感动。



  在观察中实践,在实践中记录,将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转变为富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并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更加广泛、有效地感召更多青年大学生了解乡村状况,认识乡村振兴新发展。


  8月4日,记者在河晏村,看到了几幅“青力青为绘美乡村”实践团队的墙体画作:一幅“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一幅“丰收金黄 好粮满仓”,一幅“奔牛向前 和谐农村”。


  画笔挥毫,绘出发展。“青力青为绘美乡村”实践团队结合河晏村环境条件,两三人一组,无惧烈日暴晒和雨水冲打,围绕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将绿水青山蓝天和田园美景绘入乡间。



  “青春领航新时代 科技走进新农村”实践团队,主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他们同孩子们一起绘画、做环保手工。


  三支服务队,还帮助村民干农活、清除合作社耕地杂草、参与全村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体验担任村委值班员……点点滴滴,展现了青年人不怕苦、不畏艰难的奉献精神,在助力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朝阳初起,落日余晖。在河晏村,一帧帧画面、一幅幅墙绘作品、一声声歌唱、一幕幕劳作,澎湃的青春,靓丽的身影,为这个黄河岸边的小村,增添了无数的欢乐和感动,让“爱家乡、建家乡”的奉献精神,更加浓厚。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