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周村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在大集上 为乡村文化振兴增添新动能

俗话说:“赶集上会做买卖”。“赶集”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场超市取代了“大集”,编织起城市的喧嚣,“大集”似乎成为历史。但直到今天,淄博市周村区的群众依然保留着赶大集的传统,赶集是咱周村人民的一个爱好,每逢各个地方的周村集,总会吸引形形色色的人群前来赶集。周村区因地制宜,充分抓住大集上群众人数多、情绪高的特点,伴随人们“赶集”的步伐,巧妙的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地方大集”融合,成为大集上一处别样的风景。


开展为公共需要志愿服务

将大集建成“流动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

全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大集上开展普法宣传、反电诈、政策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同时针对土地承包、遗产继承、相邻关系、亲子教育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的诉求,解答群众疑惑。截止目前,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40000余份,解答各类咨询200余次,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守好自己钱袋子,也让党委政府的温暖走进群众心里,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将大集建成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高地”

图片

图片

图为城北路街道、北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大集上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利用赶大集开展“倡树新风、文明祭扫”移风易俗宣讲活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合集市人流量大的特点,通过发放倡议书、现场微宣讲等方式,提醒广大群众弘扬时代新风,摒弃陈规陋习,用实际行动引导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倡行健康、文明、绿色、节俭的祭扫新风尚。截止目前,共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30000余份,宣讲受众人数达5000余人次,切实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移风易俗意识,推动形成良好文明新风。


开展送文化进大集活动

将大集变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桥头堡”

图片

图为书画协会会员们在大集上义务创作书画作品


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周村区书法协会、美术协会等在大集上多次开展书画进万家活动,为基层百姓送墨宝。每到大集时,各位书画家或笔走龙蛇挥洒自如,或浓彩重墨晕染丹青,一幅幅精美作品跃然纸上,然后将墨宝佳作赠送给前来“赶大集”的过路群众,不仅让“文房四宝”“书法国画”走进乡村,既接地气又有人气,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赢得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周村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赶大集”高度结合,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模式,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群众日常生活,为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增添了新动能。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