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沂源红”宣讲团“融”出一站式服务群众新模式

  6月30日,在沂源县南麻街道埠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流动博物馆“摆摊”上阵,文化宣讲团的志愿者们,热情地向村民们介绍文物古迹,让大家感受“博物馆的力量”。同时,在不远处的舞台上,“沂源红”宣讲团“文化进万家”志愿者们正在筹备晚上的理论宣讲和文化下乡活动,现场呈现出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


  今年以来,沂源县结合“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整合资源力量,文化活动开展之前,融入志愿服务,文化活动进行时,融入理论宣讲,将文化下乡、百姓宣讲、志愿服务三者有机融合,让广大基层群众享受文化大餐和免费医疗服务的同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打造出“沂源红”宣讲团一站式服务群众新模式,构建一体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圈。



  融资源扩大服务项目


  “原先,大家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不高,知道宣传部推出一站式服务群众模式后,我们就积极报名参加。现在,看到大家积极参与非遗手工制作,我也看到了非遗传承工作未来和希望。”沂源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齐元林说。


  今年以来,沂源县充分发挥“沂源红”宣讲团“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品牌效应,融合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力量,一起加入到一站式服务群众的队伍中来,扩大宣讲的覆盖面,赋予“沂源红”宣讲团宣讲工作新内涵。目前,已有非遗传承、“医疗夜市”、流动博物馆、普法小课堂等20余个项目与宣讲活动相结合,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又满足了群众的需求,推动“沂源红”宣讲团宣讲服务的突破性转变。



  融队伍丰富宣讲内容


  “今天,我跟大家来分享建国前老党员的革命故事……”“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沂源红”“春松”宣讲团的银龄宣讲员,来到沂源县中庄中学四楼会议室,从身边的榜样入手,“小切口”讲好“小故事”、讲透“大道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用青少年“喜欢听、能听懂”的语言,缅怀革命先烈,把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精神血脉。


  为进一步充实完善“沂源红”宣讲团,沂源县融合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党组织书记、青年、先进典型、党史学习教育、美德健康生活、志愿服务等专业宣讲员,成立“沂源红”8支宣讲队伍,进一步细化宣讲领域,面向基层开展全方位、广覆盖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红色故事”等宣讲活动。目前,已开展“流动讲堂”“六进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宣讲活动300余场次。



  解难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在宣讲活动现场,“医疗夜市”摊位前的群众更是络绎不绝,有的群众在咨询,有的群众体验推拿理疗。“我膝盖疼了好长时间了,今天让医生推拿完轻松多了,这样的活动真是太好了。”村民唐本英接受完推拿理疗后高兴地说。


  “沂源红”宣讲团一站式服务群众模式,聚焦解决群众民生实事,走出课堂、讲堂,走进田间地头、广场公园、群众身边,通过“摆摊设点”,开展技能培训、诊疗服务、文艺演出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让广大群众带着需求来,收获满足归。今年以来,全县已开展活动180多场次,参与志愿者2000余人次,服务群众2万人,帮助群众解决问题60余件。


  “通过开展‘沂源红’宣讲团一站式服务活动,不仅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群众心中,更让群众享受到贴心的服务,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构建起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群众的新模式。”沂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齐元兵说。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