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夏津:文化服务不打烊 便民惠民暖人心

晚上9点,山东德州夏津“悦鄃房”24小时城市书房里灯火通明,前来阅读的市民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怡然自得。“平时经常带孩子过来,这里环境好、氛围好,看书借书都很方便。”家住瀚泰国际公馆的王春艳空闲时间就会到24小时城市书房“打卡”,这个离她家只有几百米的书房,成为她一家人在“碎片化”时间“充电”的首选之地。

在夏津,一座座装修设计时尚、空间精致和谐、书香气息浓郁的城市书房覆盖全县各大社区,市民仅凭一张身份证,就可完成图书借阅、文件检索等功能,到城市书房享受“书式生活”成为众多夏津市民的习惯。“城市书房建在最接近群众的地方,够得着、用得上,大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性、实用性、高效性。”夏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赵华鲁介绍。

近年来,夏津县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推进城市书房建设,有效弥补了公共图书馆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限制,打造“悦鄃房”阅读品牌,擦亮“书香夏津 ”城市名片。“夏津县聚合城市公共文化阵地,赋能公共文化新活力,构建‘15分钟’城市文化生活圈,让更多群众享受更加优质、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夏津县副县长李好云说。同时,城市书房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举办国学讲座、朗诵比赛、趣味阅读、亲子阅读、阅读分享等活动,打造便民“文化空间”,为群众沟通交流和文化娱乐创造更多便利条件,公共文化服务更好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从前给孩子借个课外书得去城里,来回将近一个小时,还书也得专门跑一趟,那时候就盼着城里的书屋啥时候能搬到俺村里来。”说起城市书房,白马湖镇枣林村村民刘立焕深有感触,“现在好了,愿望成真了,村里的书屋有了和城里一样的书本,家门口就能看书还书。”

夏津县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统筹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城市书房辐射到全县14个乡镇,324个村,在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点,与县级图书馆、24小时城市书房等多个点串点成线、串线成链,建立起上下联通、统一管理、通借通还、服务共享、有效覆盖的图书馆总分馆制,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夏津县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持续发力,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覆盖面,推动服务均等化,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夏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说。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