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沂水:凝聚文明实践“众星火”激活基层治理“源动力”

近日,临沂市沂水县道托镇文明实践所喜事新办志愿服务队在该镇双河研学基地举办的一场“青年联谊会”吸引了周边数十名男女青年前来参与,击鼓传花、阅读分享、非诚勿扰……一个个趣味小游戏使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机会能像今天这样结识新朋友。感谢镇里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彼此。”牛心官庄青年侯晓宇感慨地说。

近年来,临沂市沂水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思想文化力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遍吹沂水大地。

移风易俗促动文明乡风

喜事新办减民负。沂水县深化婚俗改革,探索了集体婚礼、文化婚礼、民俗婚礼等简约文明的婚礼模式,就彩礼金额、喜宴安排、婚车使用等制定倡导性标准,90%以上新人主动参与,形成了“婚俗改革、花开沂水”品牌;发挥喜事新办服务队、婚庆公司等“探头”作用,加强行业监管,有效杜绝了恶俗婚闹;建设29处集体婚礼基地,提供现场颁证服务;为喜事新办家庭赠送“文明大礼包”,组织283家商户成立商家联盟,为喜事新办家庭提供优惠,2021年沂水县被评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

逝有所安惠民生。沂水县率先在全国实施“惠民礼葬”殡葬改革,实现了殡葬项目“全免费”、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并推出“追思会”模式,群众不花一分钱可简约文明办好“身后事”。截至目前,全县已有6.4万户逝者家庭享受“殡葬全免费”政策,户均减负2.5万元,2021年入选殡葬改革标准化试点县。

美德信用培树淳朴民风

沂水县是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试点县,在试点先行基础上,美德信用评价已覆盖全县76万居民、396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43个村居,共3.4万名A级及以上居民开展积分兑换,享受加油、购物、购药等优惠,共发放美德信用贷款1169笔19.52亿元,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肯定,“崇德向善,信用有价”的淳朴民风更加浓厚。

全民阅读焕活良好家风

多元化打造阅读空间。在县城,规划建设50处城市书房、公共图书角,形成“十分钟阅读圈”。在乡村,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农家书屋150个,推动基层阅读空间提档升级。

多渠道丰富阅读资源。县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为农家书屋按最低2000元标准配发图书。每月举办书香大集,并倡导书店、企业、爱心人士送书、捐书、推荐分享图书。在公共场所设置“沂起悦读”二维码,汇聚海量阅读资源,群众扫码即可免费线上阅读。

多样性开展阅读活动。组建19支360人的阅读推广队,常年开展阅读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家“五进”活动。积极开展读书节、读书周等活动,举办推广书香故事会、“讲案例、学法律”读书会等阅读品牌,如沂城街道开展了“背古诗免费游景区”活动,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好评,活动当天1000余名群众通过该活动重温了古诗词,得到了免门票实惠。

全民健身塑造活力社会

把场地设施建在群众身边。打造“15分钟健身圈”,加快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中心建设,建设7处大型综合性运动场,沿沂河打造15公里健身长廊,规划建设街角运动场31处、迷你运动场地11处,实现农村社区健身设施村居全覆盖,推动65处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完善县乡村三级体育总会,建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开展健身辅导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500余场次,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把赛事活动办在群众身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体育赛事向校园迈进、向基层延伸,举办县直机关趣味运动会、全县中小学师生运动会等13场,参与人数2万余人;各乡镇街道共举办综合性赛事活动20场、社区运动会31场,掀起了“全民运动,健康生活”的热潮。

文明实践聚力培根铸魂

文明实践深化拓展。全县406处实践中心(所、站)实现“五有”建设标准全覆盖,志愿服务组织2082个,年开展寸草心、沂蒙义工、向阳花助学等志愿服务行动10万场次,共有党支部创办村(社区)幸福食堂60家,为老人提供暖心就餐服务。举办了全县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发布仪式,打造起“大爱沂蒙美德沂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2023年,12个优秀组织(志愿者、项目、社区)被评为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先进典型。

榜样力量引领风尚。沂水县从身边人、身边事入手挖掘先进典型,累计入选国家级最美人物1人,省级2人,市级10人;入选中国好人6人,山东好人52人,临沂好人78人;入选市级道德模范28人。选树乡村好青年204名,其中24人领办合作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兵支书”王成成带领西墙峪村实现华丽转变的事迹多次登上央视,社会反响强烈。

小戏小剧精彩纷呈。拍摄移风易俗主题话剧《樱桃崮下》,同名电影全国院线上映,《红石崮》被评为全省“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优秀剧目,并“走出去”到省委党校、深圳文博会等巡演。小品《城市美容师》《贵客喜临门》入选全市群众性小戏小剧优秀剧目,深受群众喜爱。(张梓建 王守英)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