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齐河:“家住黄河岸”的新体验

岸下河水浩荡,岸边歌声嘹亮,在德州市齐河县“黄河渡”文化广场上,由“庄户剧团”新编的《黄河渔夫曲》正精彩上演,吸引不少群众来观看。“昔日束水攻沙的‘防御带’,变成一步一景的文明‘连心带’,这地方修得真不赖。”村民马致远看得入迷。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齐河县委宣传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康伟介绍,今年,齐河依托沿黄优势,将县域内60余公里黄河沿岸文明实践基地、景点等串珠成链,打造成“黄河新时代文明实践带”,让群众在行走休闲中就能感受文明的力量,实现了无形的文明“有形化”。

乡村振兴“塑形”更要“铸魂”。今年以来,齐河县以“阵地建设全域化、资源整合集约化、服务群众精准化、实践活动品牌化、管理运行信息化”“齐河五化”工作模式为指引,将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开展、文明乡风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等作为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重大工程,探索以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径。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齐河阵地基础扎实。全县拥有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36个和N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实现全县文明实践阵地四级覆盖。同时依托黄河、大清河等自然人文聚集优势,打造了大清河新时代文明实践会客厅,黄河新时代文明实践带“一带一厅”文明实践行走线路,形成“一心多点”的阵地服务矩阵。

阵地“建好”更要“用好”,齐河在全省率先推行“文化先行官”服务模式,引入第三方专业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以“群众点单”式服务调动更多人参与文化活动中。同时创新实施村村“有戏”“有礼”“有数”“有史”“有声”“有义”文明村村通工程,以样板带示范、以示范促达标,助力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齐河还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联合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星系”,发动群众中的先进模范人物、致富带头人、新乡贤等,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采取“合并同类项”,根据民众年龄、身份、经营项目,建起“颐养之家”“善育之家”“和为贵”等各具特色的工作室,围绕“五为”要求,服务同类家庭,以文明实践家庭星系为“点”,潜移默化中把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植根于心。

“文明延续着我们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梅表示,齐河继续聚焦文化振兴工作主线,不断激活文明生命力、增强文化创造力、提升黄河故事影响力,叫响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齐河品牌”。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