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文化书院点亮全龄友好社区新图景

今年以来,烟台市积极探索文化社区有效路径,通过建强文化阵地、整合资源优势,让文化服务“沉下去”,群众幸福指数“升起来”。各区市立足地域文脉,盘活特色资源,优化社区文化阵地、拓展文化服务场景、建立文化工作队伍,在“一社一品”理念引领下,近百个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气息的文化社区破茧而生,既有浸润书香的国学讲堂,也有演绎非遗的创意工坊,更有展现滨海风情的邻里剧场,真正让文化触角延伸到街头巷尾。

烟台市福山区清洋街道银河社区坐落于崇文街与汇福街交汇处,49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承载着7576名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老一小”人口数量占比达40%的核心居住区,社区以“德美人和 幸福银河”为理念,建设“全龄友好”文化书院,打造“嵌入式+多元化”服务空间。


多元空间构建

织就文化服务网络

“文化书院”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及多功能活动室资源,构建覆盖全龄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社区内设图书阅览区、书画创作室及多功能厅,室外联动美德信用小广场、院校广场等场地,形成“室内外联动、动静结合”的文化服务网。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将传统“社区书架”转化为“服务吧台”,以沙发、圆桌、环形椅打造温馨的“社区书吧”,让居民推门即享文化服务。




文化传承与创新

激活社区内生力

书院以书画艺术为特色,常态化设立原创文化作品展,每季度更换展出书法、绘画、非遗编绳钩针等作品,既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又为居民搭建展示平台。同时,书院开设“银爱书法”“和韵合唱团”等公益课堂,通过现代教育和社区课堂吸引老中青少全龄参与。寒暑假推出的儿童乐高创意课、抗压互动系列游戏等多彩活动,通过趣味实践激发创造力,累计服务儿童超800人次。



资源联动赋能

打造服务生态圈

社区创新“文化合伙人”机制,联动高校、商户、非遗传承人等资源,丰富书院服务供给。“宝妈工坊”项目引入钩针编织、手工绳艺课程,帮助20余名女性实现“家门口创业”;“美德储蓄·阅读增值”计划联合爱心商家,以积分激励亲子共读,培育20组书香家庭典范;数字化升级搭建课程直播平台,进一步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与社区自我“造血”,扩大服务半径。



未来展望:共筑文化共同体

银河社区计划深化文化书院功能,引入社会化运营模式,探索“多社区共享”机制,提升空间利用率。同时,培育“民间舞蹈团”“科普工坊”等更多文化领域社区团体和组织,让居民从“参与者”转变为“主理人”,真正实现文化服务为民、文化成果惠民。



文化书院不仅是银河社区的文化地标,更成为联结邻里情感、培育社区精神的家园。在这里,每一寸空间都承载着幸福生活的温度,每一次活动都彰显着“全龄友好”用心服务的新图景。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