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东昌府区:深化“五为”志愿服务 引领时代文明新风尚
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坚持民声主轴,走好“群众路线”,开展“信义+志愿服务”“信义+文明实践”,精准把握群众需求,着力打造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的“五为”志愿服务活动,将文明实践所(站)打造成为新时代距离群众最近的的“百姓之家”。
“为老”服务,增彩幸福“夕阳红”。打造“水滴力量”项目,开展打扫卫生、陪伴聊天等志愿服务,精细为老服务的“最后一厘米”。任老九村的刘大爷老两口因为孩子长年在外地打工,同时又身患多种疾病,深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志愿者们得知情况后,通过代买药品,每天送上“爱心提醒”,通过电话一日一提醒,一天一问候,并提供了“亲情连线”服务,提升了老人的幸福感。今年以来,广泛开展孝老敬老、爱心陪伴、康复助医、生活照料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镇政府的温暖。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创新活动载体,关注青少年成长,联合辖区学校开展读书会、诗词大会等活动,带领少年儿童一同感受溢满华彩的诗词世界。并依托所里阅读室开设假期“小粉笔”公益课堂,在志愿者的引领下,小朋友们相互分享印象深刻的经典故事,引导小朋友们积极回答问题,增长知识,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激发了爱国和学习热情,有效缓解了职工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未成年子女暑期照护难的问题。
根据辖区群众实际,打造“暖心同行”项目,适时开展爱心陪伴、康复助医、扶贫济困、爱心助残、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以“一问四送”工作模式,问需求、送政策、送项目、送服务、送温暖。依托便民服务中心设立高标准心理疏导室,并邀请心理疏导师长期在岗,公布热线电话,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同时组织“志愿红”通过上门服务等形式,用耐心与真情为群众疏导不良情绪,缓解疫情、工作等带来的心理压力,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为心理受困扰的群体舒心宽体。截止目前,累计开展心理疏导20余次。
东昌府区梁水镇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广泛吸纳辖区各类志愿群体参与活动,传播党的好声音,推动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群体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理念,不断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崭新篇章。
下一步,东昌府区梁水镇将继续以信义体系建设为主要抓手,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新时代美德健康方式、文明城市创建、关爱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等工作高度融合,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广泛凝聚人心、弘扬时代新风的坚实阵地,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遍地开花,让文明的力量如潮奔涌。(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秋丽、冯帆 通讯员范雨生、李贵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