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文化生根,惠民花开

  “您看,我这朵干花贴在帽檐边好看吗?”“这个蝴蝶结搭配浅色草帽,肯定显气质!”近日,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师范路社区文化书院活动室内,花香伴着笑语满溢,十余位辖区居民围坐在一起,手中拿着草帽、干花、胶水等材料,开展了一场“花艺草帽DIY”活动。这样的温馨场景,正是师范路社区以文化活动点亮居民生活、以贴心服务守护群众幸福的生动缩影。

  为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多样精神文化需求,今年以来,师范路社区以文化为纽带,积极打造社区文化书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肌理,构建起覆盖“老中青少幼”的全龄友好文化生态圈,让文化成为滋养文明沃土、凝聚居民情感的纽带。

  强队伍重活动,打通文化服务的“最后一米”

  像花帽DIY这样的文化活动,师范路社区每月都会举办2-3场,内容形式丰富,针对老年人开设健康讲座、书法绘画展,为青少年策划科普实验课、手工陶艺体验、围棋课堂、亲子瑜伽夏令营,还会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包饺子、非遗剪纸等互动项目,涵盖了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

  优质的文化服务离不开坚实的人力保障,社区着力建强师资队伍,丰富课程体系。社区文化书院通过“社区调研+邻里互荐+个人自荐”方式,发掘出23名有意愿、有能力的社区达人,构建起特色师资力量库。在此基础上,为居民提供内容涵盖文化传承、技能培训、家庭教育等多个类别的课程体系,贴合居民需求,为各类活动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对社区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师范路社区另辟蹊径,积极引入社会公益组织力量,让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成立祥业公益演出队、九沐康养公益演出服务队两支公益演出队,旨在以康养服务与文艺演出的深度融合为纽带,凝聚起多元力量参与到师范路文化社区的建设中,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丰富、更贴心的服务,为社区文化生活注入新活力。

  拓空间挖资源,搭建文化活动的优质阵地

  除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师范路社区在便民服务空间的打造上同样用心。走进社区文化书院,功能分区清晰明了,共享活动室、图书角、科普馆等功能空间依次排布,布局合理,每个区域都人气十足,日均服务居民超50人次。

  作为全区唯一一家社区科普馆,更是成为居民尤其是孩子们的“打卡地”。科普馆内,各类互动设备与科普展陈错落有致,处处充满科学的趣味。孩子们围在光电盘前,看着手指触碰盘面时迸发的彩色电弧,不时发出惊喜的呼喊;一旁的音乐喷泉装置前,有人跟着节奏按压按钮,水柱便随着旋律高低起伏,宛如一场迷你“水上音乐会”,还有人体导电、光纤传声、雅各布天梯、VR体验、骑自行车发电等众多科普设备,孩子们好奇地参观着,忍不住反复尝试。在四周的墙壁上,则挂满了地震科学小知识、小行星探索等主题的科普刊板,图文并茂地介绍着宇宙奥秘与防灾常识。这些丰富多样的科普设施,让居民在玩乐中轻松掌握科学知识,也让科普馆成为社区里名副其实的“科学乐园”。

  为了打破空间局限,让文化惠及更多居民,社区把世纪花园党群服务站纳入文化书院阵地,设有“书香意”“朝夕逸”“拾光忆”等多个文化功能区,能够辐射辖区15个小区,可以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课程培训、书法学习、儿童娱乐、图书阅读、矛盾调解等全龄段服务,成为串联各方资源的“文化枢纽”。

  聚民生优服务,守护社区群众的幸福生活

  目前,师范路社区共有7名社区工作者、26名网格员,加上老兵服务队、公益艺术团等志愿力量,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服务队伍。“居民有问题愿意直接找社区,这是对我们的信任。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更贴心、更周到的服务回报这份信任。”师范路社区党委书记杨巧娜说,社区与居民之间“双向奔赴”,让每一件民生小事都充满温度,也让整个社区充满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里没有宏大的文化场馆,却有沙沙的翻书声;不见专业的表演舞台,却有一年四季上演的“小戏小剧”;没有豪华的服务大厅,却有随叫随到的帮扶身影。如今的师范路社区,文化之花处处绽放,邻里之情愈发浓厚,居民的幸福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未来,社区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深耕文化建设,优化服务举措,让文化扎根更深、善治之花更艳,持续绘就人人向往的文化社区幸福图景。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