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文登:“特色项目+文化浸润”深度融合 探索文化社区服务群众新模式

今年以来,威海市文登区环山街道豹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牢牢紧扣“特色项目+文化浸润”的核心目标,精心构建多元化、常态化的服务活动体系,推动文明实践工作从“阶段性活动开展”向“全天候常态服务”跨越升级,全力将社区打造成让居民住得安心、过得暖心、感受舒心的幸福家园。

“公益大集”:把便民服务“摆到居民家门口”的暖心盛宴

每季度马家庵大集总会热闹非凡—“便民公益大集”如期开市。它像一座“流动的服务超市”,带着满满诚意走进居民生活,精准匹配日常需求。大集现场,6类便民项目一字排开:义剪、义诊、政策咨询、磨刀磨剪子、助残售卖、电动车检修。同时,社区还联合多“信用联盟”商户打造特色售卖服务区。大集场场人气爆棚,在这里,居民们不仅能享受便利服务,还能和邻里唠家常、话近况。截至目前,大集累计服务居民超1000人次,招募志愿者70余名,真正让“家门口的便利”触手可及,让“便民服务零距离”从口号变成了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专业化志愿队”:让服务精准对接需求的“定制化暖流”

豹山社区打破以往 “零散志愿、服务泛化” 的模式,组建多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每一支队伍都是“定制化服务小分队”,用专业能力解决居民实际问题。“爱心护老队”的成员多是身体硬朗的中年人,他们每月都会上门探望高龄独居老人聊聊家常,帮忙买菜送药,像一束温暖的阳光,驱散了老人们的孤独。“护苗志愿服务队”则聚焦儿童成长,周末在社区辅导孩子写作业,节假日带孩子做手工、出门游学,为孩子的童年筑起快乐防线。“健康义诊队”更是居民的“健康靠山”,定期在社区开展义诊和健康讲座,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医护人员还会上门问诊,用专业医术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累积目前为止,三支志愿队累计开展活动66场,参与人数超400人次,服务时长突破1200余小时,在社区里形成了“居民有需求、志愿有响应,服务有专长、帮扶有温度”的良好格局。

“流动服务站”:为行动不便群体“送服务上门”

为破解独居老人、残疾人及困难人员等行动不便群体“出门难、办事难”的现实困境,社区将服务精准送达居民家门口,其服务内容丰富多元,既涵盖为老人上门理发、健康检测,为残疾人上门办理独生子女费申请,为困难人员提供驾车接送办理业务服务,同时也包含上门工资认证、上门协助缴纳社保、物资代购及政策讲解等事项,全面覆盖行动不便群体的生活与办事需求。这份“送上门的温暖”让特殊群体无需出门便能享有与其他居民同质的便捷服务,真切感受到社区的关怀与牵挂。

三方联动共建模式凝聚多方合力,共绘社区发展新图景

去年以来,社区主动搭建与辖区商户的合作桥梁,构建“社区+商户”联动模式,实现“社区得助力、商户得口碑、居民得实惠”的三方共赢局面。除了在“公益大集”中邀请商户参与义卖、提供优惠服务,还与商户开展了多样化合作:春节前,联合超市为社区困难家庭送去米面油等年货;端午节,和邮政银行一起教居民包粽子,免费发放给独居老人......商户们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提升了自身知名度和美誉度。这种联动模式,让辖区商户从“社区的旁观者”变成了“服务的参与者”,也让社区服务有了更充足的资源支撑。

社区积极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力量—守正社工服务中心,通过“社区搭台、社会组织唱戏”的模式,让服务更专业、更广泛。在日常服务领域,公益组织组建专业巡逻队伍,每日按照固定时段开展社区巡逻,重点排查安全隐患、公共设施损坏等问题,及时上报社区并协助处置;针对居民生活中常见的水电暖故障,公益组织提供“免费咨询、上门服务”的维修支持;在应急救援方面,公益组织自备救援设备,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响应;面对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等问题,公益组织的专业调解员凭借丰富的法律知识与调解经验,帮助居民化解矛盾,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