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夏津:党建引领 创新服务织密残疾群体民生保障网

图片

近年来,德州市夏津县坚持党建引领,树牢残疾人作为社会家庭平等成员的理念,通过不断创新助残服务机制,推动残疾人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3年4月,中国智协第七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智力残疾人就业、养老现状交流活动在夏津举行。

党建引领构建完善组织网络

健全组织网络,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以全县14个乡镇(街道)为网格,建立488个村(社区)残协组织帮扶点,配齐乡镇(街道)残疾人专职干部与村(社区)残协委员,构建起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残疾人事业服务大格局。由村(社区)残协委员定期对辖区内残疾人家庭进行定期走访,帮助残疾人及时、精准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关爱保护区域“全覆盖”。

建立筛查预警机制,实现精准帮扶施策到人。建立残疾人返贫筛查预警机制,初步筛选持证残疾人14599人,给予脱贫享受政策残疾人2209人,将74名易返贫致贫人员纳入动态监测和帮扶范围,确保贫困残疾人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

启动联办系统,提升残疾救助服务。推动残联系统牵头,整合民政、人社、大数据、政务服务等系统,实施“双全双百”工程,启动残疾人救助事项“一件事、一链办”联办系统,开通“一窗受理”综合窗口,实现部门间事项联办、数据共享,减少残疾人救助办理时间与流程,实现残疾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创新机制助残疾人干事创业

强化社会救助,实现残疾群体社会价值。由政府主导,呼吁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实施“我和你 心连心”等残疾大学生励志救助活动。截至目前,已实现全县残疾大学生13名救助全覆盖。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为150名残疾人开展农村技能培训,助力残疾人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体现智慧和自身价值。

实施康教融合,促进残疾儿童融入社会。坚持“医教结合、康教融合”教学办学模式,根据残疾学生不同年龄、不同时期、不同状况需要,打造“一生(学生)一表(课程表)、一案(教案)一法(训练方法)、一段(阶段)一标(标准要求)”模式,实现每个阶段科学发展智力、补偿身心缺陷。2022年,夏津县获评鲁西北地区唯一一个残疾儿童康复融合优秀试点。

打造如康家园,提升群体关爱供给水平。建设14处残疾人综合服务“如康家园”,配齐康健设施与医护管理人员,建立残疾人个人关爱档案。目前,正在为275名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等服务,同步为周边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做到服务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

干在实处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托养服务,提高残疾群体生活质量。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注重阳光呵护和心理照料,扎实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心理辅导等工作。为居家托养残疾人进行救助服务,提供配餐、换洗被褥、理发、打扫室内外卫生等行动,已为200余名残疾人改善了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水平。

聚焦无障碍改造,确保残疾群体生活无碍。精准定位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重点聚焦享受脱贫和城乡低保政策的重度残疾人,对其进行无障碍改造,发放电动轮椅等设备,安装太阳能等家庭设施,解决其洗澡难、如厕难、出行难等“三难”问题,帮助残疾人家庭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照护负担。

推动文化入户,鼓励残疾群体迈向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活动,组织残疾人家庭读一本书、看一次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等,推动残疾群体称谓“去标签化”,鼓励残疾人走出家园、融入社会。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