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嘉祥: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掉线”乡村文化振兴“续新篇”

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次次有温度、有力度的惠民服务,让群众安心暖心又放心;一条条增颜值、提气质的实践举措,让精神文化滋养群众心田……近年来,山东省嘉祥县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努力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促进乡村面貌焕发新气象,不断谱写乡村文化振兴新篇章。

强化理论宣讲,提振乡村文化振兴新活力

“想想十多年前咱们村里的样子,住房大多是土房、走的路是砂石路,一下雨就怕房子漏雨,出个门弄得半截腿都是泥。这才短短几年,咱们村就变化了这么多,家家住上了小楼房、家家都趁小汽车……”在万张街道向阳村,村支部书记张庆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真实事例和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发展变化,为大家讲述着村里的发展变化。

近年来,嘉祥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村史馆等各类阵地资源,组织党校教师、百姓名嘴等志愿宣讲队走进农家庭院、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广泛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宣讲活动,用通俗的话语、暖心的举措,把党的理论政策和温暖关怀送到群众家里、百姓心上。

培育文明乡风,撬动乡村文化振兴新引擎

“高价彩礼要禁止,礼尚往来能轻松。孝老爱幼当典范,家家户户讲文明。村容村貌环境美,人人自觉讲卫生……”在马村镇常郭新村,村民们驻足在文明实践广场,被一块醒目的“村规民约”所吸引。“过去村里办红白喜事存在攀比现象,现在通过宣传引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陋习逐渐弱化,尤其在白事上,推行一碗烩菜办丧事,不上烟酒,简简单单就把事情办了。”马村镇宣传委员曹乐胜说。

近年来,嘉祥县深入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县镇两级移风易俗专班实体化运作,严格实行“日报备、周督查、月通报”,坚持从宣传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广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理念,把抵制高价彩礼、喜事新办、“一碗烩菜办丧事”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并结合实际制定婚嫁彩礼、礼金、宴席等限高标准,实现移风易俗“有人管”、婚丧嫁娶“有章程”,有效防止互相攀比、大操大办之风。

擦亮志愿服务,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新动能

在梁宝寺镇陈樊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村里文艺志愿服务队正在热火朝天的表演着。舞台清脆的梆子、传统的唱腔、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让群众大呼过瘾。“村里文艺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有会创作诗歌的,有会打快板的,在村里村外有不少‘粉丝’呢。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在附近村庄进行文艺志愿服务演出,把党的创新理论、先进文化传遍千家万户,深受群众欢迎。”陈樊庄村党支部书记曹守国自豪地说。

目前,嘉祥县已组建2098支志愿服务队伍,招募注册志愿者15万余名,实现了志愿服务队覆盖各阶层、各群体。“礼孝祥城”“幸福食堂”“七彩公益课堂”“文明银行”“嘉育心理微课堂”等一大批接地气、有特色、受欢迎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受到群众的频频点赞,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精神力量。

载文明而驰,沐清风前行。下步,嘉祥县将围绕群众新期待,在整合融通资源、统筹队伍力量、培育孵化项目上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大胆实践,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和美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