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 焕发文化光彩,拓展文明实践

泰安市东平县东平街道史楼村始终把家风家训教育作为村庄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家庭教育主题馆,组织村民讲家训、晒家风、评家教,把尊老爱幼、守望相助、勤俭持家等传统家庭美德融入日常生活和院落文化,良好家风、村风蔚然成风。

这是东平县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为文明实践的重点的一个实例。这个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响品牌项目,将文明实践与文化传承、乡村治理、环境整治、平安建设等深度融合筑牢文明风尚的“筋”与“骨”,打造文明实践的“灵”与“魂”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落地落实。

东平县着力强化阵地促提升,打造红色教育高地,投资2200万元,新建东平革命纪念馆、纪念碑,纪念馆占地近3000平方米,通过智能技术把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整合山神庙村115师后方医院、13名无名烈士墓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投资5000万元,打造开放式、生活化、情景态的红色教育基地,后方医院遗址被作为现场教学点。整合打造红色教育精品线路。整合东平革命纪念馆、山神庙村115师后方医院、县工委纪念馆、昆山教育基地等红色景点资源,形成主题突出、线路清晰、内容丰富的体验线路,激活“红色IP”,累计接待各级单位教育培训、党性教育1200余场次,参与人数累积达到18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开展系列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宣教创载体,永续传承红色血脉。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进红色文化场所、听红色革命故事、担民族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推动烈士褒扬教育走进各中小学,讲好“开学第一课”。积极开展“英烈文化”“国防教育”“六进”活动,引导有志青年踊跃参军,培育打造“泰山兵”品牌。建强红色教育宣讲员队伍。举办“红动东原”东平县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吸纳获奖选手组建红色宣讲团,扎实开展宣讲活动440场次。

东平县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村民。崇德明礼、崇德向善、知行合一,激发了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尊重优秀文化传统,发扬优良民俗家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在新湖镇乡村记忆馆,丰富的图文资料、实物展陈、沙盘展示等生动再现了湖域水乡的传统文化、红色历史及旧村新风貌。一件件反映渔村风貌的老物件,展示了近百年来的渔乡文化和乡村历史发展,让村民们的共同记忆和浓浓乡愁有了良好的安放之所。

这个镇深化文明实践,搜集、保护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建设农村精神文化家园。深入挖掘村情村史、移民精神、运河文化、农耕文化和历史名人等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历史文化万家、组织文化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今年以来,开展活动8次,举办知识讲座10次,外出参观学习4次,受教育中小学生2000多人次、群众1.2万人。在涵养群众文化积淀、引领乡村文化振兴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